善用循環經濟,為永續地球資源的「植物肉」問世
新食代年度熱搜,從環保出發,營養、美味都不輸真肉的「植物性替代肉」,究竟外來的「植物肉」和「台版素食」差在哪?
我國在素食產品的開發經驗早在 1993 年就開始發展,但市場熱銷的卻是外來品牌如 Beyond Meat、Impossible Food 等。事實上,真正引領市場的關鍵輸贏在於行銷。懂得換位思考,貼近消費者視角是關鍵。
在投資機構 Barclays 估計下,目前全球素肉市場只有 8 億美元,未來 10 年將達到 1,400 億美元,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與成長空間。
國內許多廠商也搭上這股植物肉風潮,教育市場朝向對環境友善的「New Life Style」。我國被稱為台版 Beyond Meat 的寬泰食品,製作出的植物肉排價格是 Beyond Meat 的 1/3。產品研發上,使用收購的黃豆渣廢料製成植物性豆纖,達到資源有效的循環利用。與動物肉品混合,蔬菜與肉品 3:7 的漢堡肉比例,堪稱是人類友善環境的過渡期商品,陪伴消費者飲食的轉型。
然而,肉品生產過程始終對環境造成大量的負擔。歐盟已釋出消息,2022 年希望利用「肉品稅」將環境成本包含進肉品販售價格中,達到減少肉品消費的目的。
減少環境影響的秘訣,並非科學,而是從你我的日常生活習慣著手,全懋生技將致力於發展「全植物替代肉品」,不僅響應全球資源永續與節能減碳議題,更是帶領群眾走向健康飲食的新趨勢,讓我們一起為全人類提供更好的明天!
文章專欄